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中科恒业 >> 新闻中心 >> 市场动态 >> 新闻详情 >>

日常健康管理应成全民普及项目


“假如您今年刚满35岁,当您将左手抚在左胸前屈感受心脏的搏动时,是否知道您的心脏已经为您默默工作了几十亿次了?”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门口的宣传栏上,这句来自美国健康教育宣传读物的话被写在其上。

定期体检对健康有什么意义呢?它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就此,记者采访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彭可。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健康管理仍是边缘化学科

彭可曾是一名产科医生,那时她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经常在夜里给好几位孕妇接生,“忙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直到2015年5月,她被调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担任主任,才终于恢复了正常规律的生活节奏。

在健康管理中心,彭可每天面对的不再是急需救治的病人,而是身体基本无恙、想要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普通市民。她开始思考,如何发挥体检为这部分人群预防疾病的作用。

彭可告诉记者,作为一门学科,健康管理学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和慢性病等因素导致的医疗需求增长,在最近二十年应运而生的。据了解,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此后德国、芬兰、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健康管理体系。这是一门关于健康管理的学科理论体系,在实践操作中,是指通过对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查、监测,收集躯体、心理、社交、心灵、智力、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了解、掌握影响健康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风险因素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给予信息反馈、提供咨询、行为干预、指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

与上述国家相比,中国的健康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彭可说,目前中国的健康管理学科和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健康管理很有潜力,但从学科角度看,它仍然是一个边缘化的学科”。目前中国的健康管理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彭可也切实感觉到了这些问题给健康管理发展带来的制约,在她看来,健康管理应是一个全民普及的项目,但如今看来,在专业化和规模化上,健康管理学科和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5岁为常见疾病分水岭

“近几年我们发现,颈椎病正在成为35岁以下年轻人高发的疾病。”彭可对记者说,35岁这一年龄,正是常见疾病的分水岭。一般而言,35岁前人的健康状况比较好,35岁过后,由于年龄的增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问题逐渐成为高发的疾病。

回顾近年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总体结果,彭可告诉记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尿酸过高已经成为35岁以上人群的高发疾病,在这一年龄段的惠州市民健康检查中常有发现,其中,男性尿酸过高的情况又比同年龄段女性严重得多。

在彭可看来,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35岁以后就应该更加注重健康管理,除了定期体检以外,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家族遗传病史、个人病史以及个人生活习惯,量身订制体检套餐。

在这样的理念下,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设置了VIP客户服务,为VIP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体检套餐和导诊服务,并设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陪同体检。在体检结果出来以后,相关的医护人员还会给VIP客户打回访电话,询问其近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为其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提供健康指导。此后,健康管理中心还会对病人保持追踪,必要时提醒病人返回医院复检。

“健康管理应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全周期服务。”彭可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由于老百姓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管理中心的VIP客户正逐年增加。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