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中科恒业 >> 新闻中心 >> 市场动态 >> 新闻详情 >>

政策、资本双向利好 线上健康管理平台如何变现?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从简单的问诊到目前健康状况的完整记录,甚至配备健康顾问和家庭医生,线上健康管理平台正在逐步落地线下。在近日举行的“2018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中,对于线上健康管理平台如何进行商业变现成为讨论的一大热点。在政策和资本双向利好的环境下,针对平台如何变现盈利的问题,目前一些平台的创始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思考,一方是通过家庭健康管理为紧缺的医疗资源减负,另一方面则将AI技术作为壁垒。


健康管理平台发力新方向


在国内,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比较迫切。但同时,公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还不高。对于很多人来说,健康管理只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据中国商报记者梳理,目前国内的医疗健康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附属医院机构的管理模式,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第二种是分布在社区内的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无法与健康管理的体系相匹配;第三种是专业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以盈利为主;第四种是第三方管理模式,属于非专业型健康管理机构,良莠不齐。


目前包括春雨医生、悦健康、怡成网络医院等线上健康管理平台都相继开展了家庭医生服务。以线上健康管理平台春雨医生为例,春雨医生通过不同的流量入口引入流量,在经过问诊以后能够建立一个初步的信任,然后再去建立起家庭医生的关系,获得长期信任,基于长期信任给用户做分级诊疗。面对用户简单的疾病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健康知识和科普内容来解决,若用户对服务的要求更高,就会为其推荐在线问诊服务。下一步是社区诊所,最后才是医院。通过整个流程形成医疗资源合理的配置。


春雨医生的家庭医生服务启动于2017年年底,整个服务流程围绕用户和家庭构建,健康顾问跟用户和家庭直接进行交流,健康顾问背后再配备一个家庭医生。


据春雨医生官网介绍,健康顾问不会给用户开药,不会做诊断,只是起到一个连接者的作用,可以进行医疗知识科普和慢病管理,给用户的就医决策提供建议,在获得用户更多信息的同时,帮助用户建立起关于自身疾病的认识。


春雨医生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曾伯毅解释说,因为我国目前的家庭医生数量不够,且老百姓对家庭医生的专业度是持怀疑态度。如果坚持尝试用家庭医生提供诊疗能力的话,资源供给远远不够。春雨医生的想法是先用健康顾问跟用户建立起一个强纽带关系。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家庭医生服务的商业模式最终不仅仅是前端的付费,后期也会有很多后端的商业变现的机会。


除了家庭医生模式,地产医疗也是一些线上健康管理平台正在发力的方向。地产医疗不但可以担负起传统医疗的责任,还能为地产商赋能,比如可以提高地产商的楼品。


例如线上健康管理平台“家有健康”主要选择地产医疗的模式,其盈利点首先在于防病和控病。


防病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发,帮助他们解决日常遇到的小问题,如除螨、健身等,控病主要在于延长病人的抢救时间,为急救车到来争取更多的时间。


家有健康认为这是社区医疗机构的必备功能,也是老百姓的真正需求点。而与地产商合作的最大好处便是节省了与老百姓建立信任感的成本和时间。


家有健康社区连锁健康管理门诊将家庭医生服务和儿童健康管理作为特色项目,采用年度服务包的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每年收取7000-10000不等的服务费。成立两年来,家有健康已服务业主35000多人,家庭医生会员1054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地产医疗处于战略发展红利期。在该时期,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地产医疗也不失为一条转型或多元化之路,效益可期,也或成房企发展新趋势之一。但一位医疗领域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医疗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经营模式与房地产完全不同。房企需要不懈地探索,切莫抱着房地产赚快钱的思维,精耕细作方能走出一条转型之路。


AI技术或成为竞争壁垒


AI技术在健康管理领域备受重视,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认为,在疾病预测和风险预警方面,AI与健康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成为健康管理生态中的主要驱动力,并催生了AI+健康管理等新的业态。健康管理也成为人工智能继医学影像、病例文献分析、虚拟助手外的四大产品线之一。


线上健康管理平台妙健康(北京妙医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孔飞在谈及健康管理及AI技术时表示,过去的健康管理更多是处于健康管理教育阶段,医生或者健康管理师向用户灌输的是如何做、如何运动、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而新的健康管理即2.0时代的健康管理,应具备三个特征,首先是数据跟踪能力,提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后,通过数据跟踪了解用户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从而形成闭环,不断改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其次是人工智能健康干预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将医生的智慧转移到以机器的方式输出从而给出更多的干预解决方案,提升了效率,也为高效的健康管理带来可能;第三是游戏化,将游戏化运营手段运用到健康管理中来,可促使用户进行主动健康管理。


家有健康试图通过研发微诊室、家庭机器人、智能巡诊车等,利用AI收集基础数据、医疗数据、基因数据、运动数据、营养数据、心理数据、生活习惯数据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据动脉网报道,作为国内首家在健康医疗垂直领域搭建AI技术开放平台的科技企业,健康有益创始人李宇欣认为,技术需要跟场景结合,但目前业内以输出技术为主,对场景需求的研究不足。AI技术是通用技术,应对不同场景,需要结合场景、形成应对场景需求的技能模块,譬如食物识别、姿态识别、辅助诊疗等。


同时,李宇欣表示,现在场景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入口过于分散,实现打通是难点。目前让场景和技术无缝衔接起来,如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的全场景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是变现的渠道之一。


在对于商业模式的讨论中,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提出的两个观点:一是商业变现手段越来越丰富,商业变现也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尤其是以商业形态出现,盈利总是市场和资本最关注的问题。二是埋头做产品涨用户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式,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竞争力。


专家:重视用户体验 提升监管


虽然目前线上健康管理平台如同雨后春笋,各大资本也都看准了大健康产业这块蛋糕,被投资的平台也都急于找出一条变现之路,但中国民生投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健康管理平台需要从细节处着手,尤其是在服务好用户这方面,要格外重视,才可以进一步谈商业变现。“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在健康管理平台中连最基本的处理投诉都处理不好,那就没有必要谈服务了。”他说。


正如上述专家所言,一些常用线上健康管理平台的用户也向记者反映,在一些“小病”面前,这些平台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可以及时获得专业医生的讲解,而且态度热情有耐心,利用平台在医院挂号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记录生活,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平台中的科普文章也可以提高防病意识等。但对于平台中推销的一些产品还需要严格把关,有些产品有质量问题却找不到投诉部门,客服电话有时会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健康管理平台应当有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规范一些平台的行为,健康管理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用户,那么商业变现就无从谈起。


来源:中国商网百家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